中国文明网江阴站首页 > 未成年人

劳动教育连起“知”与“行”

发布时间:2021-12-09 来源:江阴日报

  从市区到郊区,20多公里的路程,连接起室内课堂与田间地头,不同的是教学场所与实践内容,相同的是育人的深刻内涵。为切实有效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丰富学生成长体验,助推“双减”政策落地,实现育人方式变革,12月2日,江阴初级中学教育集团的学生们走出校园,来到位于徐霞客镇杨庄村的青禾农业生态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下地劳作,近距离了解现代农业的种植养殖技术,充分感知劳动的不易,从而以勤勉踏实的态度投入学习和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走进生机盎然的田地间,学生们兴致满满地体验除草、育苗、种菜、拔萝卜、喂养等各项劳动实践活动。在生态园种植工的指导下,学生们俯身培土、种植,了解各类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种植技术。自然之美、生长之美、劳作之美、探究之美、收获之美洋溢在无限风光之中。“劳动实践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也激励我们将实践与知识进一步结合起来。”江阴初级中学初二学生许钟宁说。

  实地实物是知识最好的注解。在青禾农业生态园内,江阴初级中学的教师们通过实境课堂的形式,以实地所见为教材,为学生们讲解农业技术,追溯地方文化渊源。可触、可观、可感的教学方式,也为劳动教育注入了更丰富的内涵。秋冬之际,走进现代化的智能大棚,一片片嫩绿的苗种在温暖的环境下惬意生长,让学生们倍感新奇。生物老师沈轶君结合课内知识点,为学生们讲解农业大棚如何运用各种先进技术,为各类农产品的生长提供必要条件,从而使品种多样、新鲜可口的瓜果蔬菜来到人们的餐桌。通过老师直观的讲解,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生产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切实体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走在松软的田地里,学生们一步一脚印,充分感知实践的重要性。“四百年前,徐霞客走出书斋,游历祖国山河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霞客精神,正是代表了一种科学精神、实践精神、批判精神,希望大家真正以务实的态度做出学问。”站在广阔的田地间,历史老师杨正光从徐霞客的生平娓娓道来,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理解霞客精神,并勉励学生将实践的观点贯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活动现场,江阴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携手青禾农业,成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江阴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教育集团总校长李楠和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唐军共同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中共江阴初级中学行政支部委员会与中共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党建部支部委员会正式成立党建联盟,江阴初级中学行政支部书记张小明、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党建部主任朱霄凌共同为“渡江追梦 青禾薪火”党建联盟揭牌。江阴初级中学副校长顾忠华,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教育课,他表示,劳动创造人类、创造家园、创造幸福、创造未来,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充分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在勤奋刻苦、勇往直前中锤炼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必备品格。

  从知识到实践,从活动到课程,从课本到生活,劳动教育不只是传授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导入和习惯的养成。为更好地发挥劳动的独特育人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江阴初级中学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大力拓展丰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校内开辟的“一米乐园”劳动实践场地,可以供初一各班开展种植蔬菜瓜果、培育多肉微景观等劳动实践;艺术节、劳动周等活动,可以充分展示学生剪纸、泥塑、编织、雕刻等方面手工特长;结合校外“百亩农园”“融创智园”等劳动实践场域,学校进一步聚焦“合·成”课程,从劳动教育的实境出发,将课堂带到田间地头,让知识“活”起来,让新时代劳动教育呈现新的样态。“各类丰富的劳动实践,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在劳动中激发创新创造力。”江阴初级中学副校长李小英说。(沈宇淘 冯凯)

责任编辑:钱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