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江阴站首页 > 未成年人

长泾实验小学:乐育英才的教育热土

发布时间:2021-12-09 来源:江阴日报

  从百十年前的“仰延”小学堂,到如今拥有63个班级、2745名学生的乡镇中心小学,坐落在江南古镇,始建于1911年的江阴市长泾实验小学,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秉承办学初心,悉心灌溉出一片“乐育英才”的教育热土。
  走进长泾实小,9幢楼宇错落分布,教学区、活动区、绿化区布局合理,还有保存近千年历史的市级保护文物“梁武堰遗址”。录播教室、云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学校高标准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为高质量办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目前,学校拥有市级以上名师共53位,其中无锡市骨干教师11人,所有学科均配备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各学科均衡、优质发展。
  近年来,学校进一步科学制定内涵发展规划,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打造承载美好记忆的学校。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江阴市“十佳”书香校园、江阴市首批师德工程建设示范学校、江阴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十佳优胜单位、江阴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等30多项集体荣誉。
  精神文化 滋养师生内涵
  每一位长泾实小的孩子,都有一份特殊的校园记忆。飘香的桂花林,白鹅戏水的龙集河,藏着童年秘密的小山坡,活泼的种植园……孩子在校时,留下的是热爱,离开时,留下的是眷念;非遗工作坊,法治宣传廊,各栋楼宇间的照片墙……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具备教育启迪、承载美好记忆的功能,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围绕“做服务梦想成真的教育、办承载美好记忆的学校”的办学理念,长泾实小一直致力于建设具有“记忆特质”的校园“存真”文化,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氛围,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品质。
  纵观百年校史,长泾实小在学校文化的打造上,一直坚持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从“乐育英才,造福桑梓”的传统主张,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学会学习,学会休闲”的办学特色,到学校现今的“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理念、“存真”校训等,文化的多元并存为学校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不断鼓舞长泾实小教师将“乐育英才”的基因根植于血脉。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石桂荣,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孙丽英,还有让无数家乡学子心心念念的百岁老人、江苏省优秀教师刘心求……一批批长泾实小的优秀教师用自己的青春热情书写出地方教育事业的华章。
  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学校坚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集各种人才优势,发挥各自特长,以美好的愿景凝聚人,以真诚的态度服务人,以和谐的环境感化人,以深厚的感情关爱人,以规范的文化约束人,始终用人性的关怀来营造情感的磁场,激活师生的激情,使学校内部真正做到思想上“合心”,言论上“合拍”,行动上“合力”,从而形成“勤政守真”的管理文化,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2011年,学校百年校庆,学校创始人之孙朱钧侃先生在给学校的贺信中深情写道:“办好一所学校,乐育英才,振兴中华,惠及当代,泽被后世!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快乐。”“乐育英才”的办学使命铸就了长泾实小的灵魂,支撑起学校百余年的奋斗史。
  多元课程 促进学生成长
  长泾实小发展的核心是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课程能最集中地表达一所学校对教育教学意义的理解。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长泾实小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力、实施力和领导力,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
  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探索过程中,长泾实小通过制定专题整合、模块组合、跨界融合等策略,使各学科课程获得了有益补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语文学科依托教师发展中心课题《组块教学下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研究》,挖掘文本中的素材,用项目化运作方式推开,进行语文与综合实践学科融合的研究。如四年级语文组与科学、劳技、艺术等学科跨界融合,建构、开发了“桂花乐”微课型主题;数学童真绘本课程研究,以低年级数学绘本教学研究为背景,立足儿童视角和学科校本特色,开设低年级数学绘本阅读课程和数学绘本创编课程,使数学跳出了课堂40分钟,拓宽了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判断世界;英语童话剧主题教学则依托校园环境和文化,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需求为基础,在知识技能和学生学习经验中架构实景式主题教学环境,使学生浸润在语言的磁场中,陶冶性情、习得技能,从而走出“英语孤岛”的困境。
  艺体特长课程是学生实现多元发展的自由空间。长泾实小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发展,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兴趣课程,为每一个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学校的“银河少年宫”设立了“课程超市”,下设武术、剪纸、吉他、种植等70多个学生活动社团,所有的孩子在每周五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都能参加各自喜欢的俱乐部活动,真正获得个性的发展。
  让学生学会成长的“12件成长经历”德育课程,以亲子、自然、成长、科学、历史、感恩为主题,将爱心义卖等12项德育活动设为12个生命成长小课程,使其唤醒孩子的生命自觉,绽放生命光彩;让学生学会自护的“法治课程”,变法律条文为生动可感的情境,以“课程熏陶、活动唤醒、日常养成、社会历练”的教育活动模式,激发儿童生命发展的主动权,最终来培养有规则意识、有责任担当的小学生;让学生学会家乡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充分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剪纸、版画、发禄袋、珠绣、舞狮课程、楹联、长泾特色糕点等非遗课程群,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课程体验中,感受乡土情结,培育人文情怀。
  课堂研磨 凸显教改成效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更是教育的主战场。基于“存真”的教育理念,长泾实小提出了“本真课堂”的教学主张,其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遵循规律、尊重差异、回归教学本真”,追求凸显“学为中心”的“主动和谐、互动发展、灵动智慧”的课堂生态,培养学生勤奋学习、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积极推进“本真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学校结合全市“三力课堂评价标准”制定了《本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并建立“本真课堂”实施推进小组,骨干先行、自我超越、团队共研的实践模式,推动“本真课堂”常态化研究。通过对“本真课堂”的研讨,学校进一步提升学科教学理念,将教学目标和内容具体化,教学策略和方法个性化,使课堂内容充分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合作性,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市教师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学校积极开展各学科各种类型的课例研究。种子教师研修营活动、兄弟学校联合教研活动、骨干教师风采展示活动等丰富的教研活动给学校教师提供了学习和展示的平台,促使教师们在友好交流、共研共享中实现教学能力的增长。
  在探索课堂改革的过程中,长泾实小还先后邀请全国特级教师薛法根、江苏省特级教师贲友林、包静娟、潘开英、夏江萍、上海市特级教师曹培英等专家作教学指导。专业理念的引航,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推进了课堂改革。同时,学校通过校内教学论坛、教学随笔评比、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等形式,鼓励教师对课堂现状进行剖析、反思,积极培育先进教师观念,构建高效的课堂样态,为教学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在江阴市“三力课堂”建设小学阶段性成果展示中,长泾实小荣获江阴市“三力课堂”建设校本成果优秀展示奖,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沈宇淘)
责任编辑:钱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