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江阴站首页 > 征文故事

江阴,美丽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2-07-06 来源:江阴日报

□施伟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江面舟楫往来。万吨码头在落日的余晖里,勾勒出一道绚丽动人的剪影。

  这里是江阴,居江河入海处,北枕长江,南连太湖,自然资源丰富。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江阴仍是一个农业县。长期以来,农民守着一亩三分田,只要无冻馁之虞就已知足。1987年,江阴撤县建市,一个个项目落户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人们一门心思谋经济,我们村也办起了弹簧、纺织、元件等小型工厂。我的妻子在“家门口”上班,闲时做工,农忙种地,兼养家畜,财源广进。1991年,我家盖起了三间两层半楼房,住宅变得宽敞,女儿有了独立卧室,我也有了梦寐已久的书房。

  潮平风正,家乡工业快速崛起,利港成为机械制造工业特色镇。江苏双良集团生产的溴化锂制冷机畅销大江南北,成为海内外知名企业。

  上世纪90年代前,家乡道路坑坑洼洼。上世纪90年代后,镇区实施主干道硬化,村村通了混凝土路。一幢幢农家小楼拔地而起,冰箱、空调等家电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煤气灶、电炒锅、微波炉走上了灶台,村民过上了小康生活。

  先前,我任教的利港中学只有几排平房,教学条件简陋,遑论图书馆、实验室了。江阴撤县建市后,政府加大教育投资,学校建起了四层约10米高的教学楼;1991年建造综合楼,学校有了实验、图书、录播、阅览等专用教室。1994年,我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多年梦想成真,但我没有懈怠,教学之余,坚持教研、勤奋笔耕,在《语文学习》《江苏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指导学生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习作30余篇。

  教学之余,我爱到江边散步。在江堤上,江阴厚重的历史仿佛就在这里。泥泞的小路、照得见人脸的稀粥、荷锄举锸垦荒造田的身影,如一幕幕电影画面在我的脑海中摇曳。先辈用草鞋踏平了艰难坎坷,为我们铺设了幸福之路。

  过去,江堤矮小。到了夏天,洪水泛滥,不时闯进圩内。“大水一来白茫茫,只见烂草不见粮,终年夹根讨饭棒,拖儿带女去逃荒。”这民谣,是当时圩民背井离乡、生活苦难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兴修水利,带领群众修筑江堤、疏浚河道、建造水闸,提高防洪能力。改革开放后,江堤迎来新生,迎水坡石块铺底,混凝土饰面,上砌防浪墙。今天的江堤,俨然是一条水畔的钢铁巨龙。

  跨进新世纪的门槛,沿江村成为工业园区,我们拆迁到了镇上。小区楼房整洁,景美路宽,设施齐全。人们白天上班,晚上跳舞散步,生活有保障,看病有医保,鳏寡孤独也被纳入基本生活保障线。我的老母亲86岁,每月拿1300余元生活费,年底村里还有分红,衣食无虞,笑口常开。过去在春节才能吃到的鸡鸭鱼肉,现在成了家常菜。

  2004年,我被聘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城里购买了商品房。2006年以来,我先后出版了三本乡土文学专著。这在过去,我连想都不敢想。

  现在,我住在城市里,离开了滩涂,但我的心没有走远,江堤、圩田、港湾仍是我精神地里的符号。

责任编辑:杨 艺